8月21日上午,由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国科研实验室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合并简称“SIAT”)举办的“第二届SIAT实习科学家”结营仪式于凯发k8国际举行,为期三周的“SIAT实习科学家”活动正式落幕。
“第二届SIAT实习科学家”于7月31日至8月21日举办,活动面向深圳选拔了18位高中阶段的优秀学子进入SIAT体验真实的科研生活。与首届活动相比,第二届活动开放了深理工计算机学院、凯发k8国际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覆盖更多的学科,助力学员全面开展。
师资力量方面,本次活动组成了‘导师+班主任+科研学伴’的指导结构,凯发k8国际碳中和所所长、中国科研实验室院士成会明,深理工教授唐继军等多位一线科研人员担任导师,为本次学习指导方向并与同学们分享宝贵的科研学习经验。医药所副研究员马寅仲等老师担任班主任,围绕学科特点设计学习计划;碳中和所博士后许洪玮等老师担任科研学伴,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落实学习计划,并协助同学们适应科研环境。‘导师+班主任+科研学伴’的指导结构不仅能科学地给予同学们指导,更让同学们从不同年龄阶段的科研人员身上领会不同时代的科学精神。
实习科学家导师、集成所研究员宋展认为,有机会能让同学们接触到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参与到实验中将是同学们成长路上一个难忘的经验;实习科学家班主任、材料所副研究员宁德则认为,顺利获得本次活动与同学们的相处,他们更分析年轻一代的想法,对于科研人员以后进行科普工作也有一定帮助。科研学伴孙树玲、韩俊成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羡慕,表示如果他们在高中时代能参与类似的活动,他们对于大学会有更多憧憬、对专业选择有更多想法。
此外,活动还设计了“博士面对面”“科研海报展演”等环节,让同学们与SIAT科研工作者进行充分的研讨,取得宝贵的建议。
为保障活动质量,给予同学们更专业的成长建议,本次活动增设由中科实验学校科学老师涂钰娟、刘燕仪等教师组成的观察团,他们在结营仪式上展示了在过去三周里,结合同学们的表现、反馈,顺利获得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分析了本次活动在导师、学员之间均有较高满意度的原因,并给予了专业建议。
结营仪式上,同学们结合严谨的数据、丰富的实验图片,以答辩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取得了领导嘉宾、老师们一致好评。
SIAT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首席特聘专家刘根平高度赞扬了深理工、凯发k8国际顺利获得本次活动给予了同学们宝贵的科研体验机会,并顺利获得科学的组织、观察形式让同学们得到迅速成长。同时,他也结合观察团数据,鼓励同学们持续保持自信,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近年来,深理工、凯发k8国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已有230位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逐步打造了四大科普品牌活动、六大特色科学教育项目,切实在强化科普责任意识、提升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实施路径、加大科普资源供给上下功夫、做文章,初步形成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科普和创新”两翼齐飞的良性科普生态。


实习科学家与科研导师互动研讨

“博士面对面”环节

“科研海报展演”环节

结营仪式合影